2022, 49(3):991-1003.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10669CSTR: 32113.14.j.MC.210669
摘要:【背景】八角炭疽病主要是由哈锐炭疽菌(Colletotrichum horii)引起的真菌性病害,给八角产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目的】从八角根系土壤中分离筛选对哈锐炭疽菌具有拮抗作用的放线菌菌株,并对其进行种属鉴定及抗菌活性评价。【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放线菌,并以哈锐炭疽菌作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高拮抗活性的菌株;基于形态特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该菌株进行种属鉴定;采用对峙生长法及菌 丝生长速率法对该菌株的拮抗活性进行评价,并采用离体叶片法测定其无菌发酵液的室内防效。【结果】筛选得到一株对哈锐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活性的菌株RX2-2,其皿内抑制活性达95.48%,该菌对其他7种植物病原真菌和5种常见细菌均具有较好的拮抗作用,抗菌谱较广。发酵液中的抗菌活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无菌发酵液对感染哈锐炭疽菌的离体八角叶片防控效果高达47.62%。根据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RX2-2为Streptomyces lunalinharesii。【结论】菌株RX2-2对八角炭疽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2024, 51(3):898-909.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761CSTR: 32113.14.j.MC.230761
摘要:【背景】香蕉炭疽病是由香蕉炭疽菌(Colletotrichum musae)侵染引起的真菌性病害,严重制约香蕉产业的发展。【目的】从广西壮族自治区红树林土样中筛选出对香蕉炭疽病有拮抗效果的生防细菌,并评价发酵液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菌株,以Colletotrichum musae为指示菌,利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具有拮抗效果的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采用单因素控制法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对峙生长法评价其生物活性;离体法测定其发酵液的防效。【结果】筛选获得一株对香蕉炭疽菌具有较强拮抗效果的菌株HSL3-29,其皿内抑制活性为81.83%,并且对其他6种病原真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抗菌谱较广。根据该菌的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菌株HSL3-29为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该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4−24 h;对氨苄青霉素和万古霉素敏感;具有显著的耐高温能力,并且在高盐的环境中仍能存活。发酵液对香蕉炭疽病的防控效果为39.4%。【结论】分离筛选到一株对香蕉炭疽菌有拮抗活性的细菌,为进一步开发香蕉炭疽病的生防菌剂提供了菌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