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33(1).
摘要:由于从常见放线菌中发现新化合物的几率越来越小,人们开始将目光集中于稀有放线菌。作者介绍了近年来出现的胞外多糖胶与动孢溶液相结合的分离方法、再水化-离心法、极高频辐射法、噬菌体定向分离法和蔗糖梯度离心法等用于稀有放线菌选择性分离的方法,以及这些稀有放线菌在产生生物活性物质方面的潜力。
2003, 30(1).
摘要:对微生物资源的重要性 ,特点 ,未知微生物资源 ,极端环境微生物资源 ,微生物基因资源 ,微生物资源开发利用的几项新技术做了简要介绍。
2000, 27(4).
摘要:云南镇源难浸金矿样用生物氧化预处理方法,经过250mL摇瓶及10L搅拌罐试验后认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优势和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
2023, 50(6):2436-2451.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21116CSTR: 32113.14.j.MC.221116
摘要:【背景】植物根际促生菌在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物系统抗性及改善土壤养分状况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目的】为微生物菌肥的开发利用提供高效微生物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烟草根际土壤可培养细菌,利用PVK培养基筛选具强溶无机磷活性的菌株,结合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菌株溶磷活性;利用Salkowski’s比色液检测菌株产吲哚乙酸(indole acetic acid, IAA)活性;以菌株溶磷量和IAA产量为指标,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进行发酵条件优化,以得到菌株溶磷活性和产IAA的最佳发酵方案;基于种子促发芽及幼苗促生长试验验证菌株的促生效果;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于烟草根际土壤分离得到127个不同分类的菌株,10个菌株具溶无机磷的能力,其中菌株SH-1464溶磷活性最强,溶磷圈直径为16.11 mm,溶磷量为119.22 mg/L;Salkowski’s比色结果表明,菌株具有极强的产IAA活性,为39.88μg/mL。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1464溶磷的最佳碳源为10 g/L葡萄糖,最佳氮源为0.5 g/L蛋白胨,最佳无机磷源及其添加量为2.5 g/L磷酸三钙,最佳初始pH值为7.5,温度30 ℃,转速200 r/min;菌株SH-1464产IAA最佳培养条件为:麦芽糖10 g/L,酵母粉5 g/L,NH4NO3 10 g/L,氯化钾2.5 g/L,l-色氨酸0.1g/L,pH 6.5,温度30 ℃,转速180 r/min。基于单因素试验结果进行优化前后菌株溶磷量及IAA产量对比试验可知,优化后菌株的溶磷量为225.9 mg/L,提升84.5%;IAA产量为75.3μg/mL,提升88.8%。促生试验结果表明:菌株SH-1464处理下番茄种子的发芽率提高84.5%,株高提高55.1%,茎围提高32.5%,根长、根重分别提高16.4%和149%,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分别提高172.2%和203.6%。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SH-1464为拟蕈状芽孢杆菌(Bacillus paramycoides,Genbank登录号为ON417365,保藏号为CCTCCM 2022924);此外,菌株还具有产蛋白酶、产纤维素酶、固氮、分泌铁载体的能力。【结论】菌株SH-1464具有强溶无机磷、固氮、分泌IAA、产蛋白酶、产纤维素酶及分泌铁载体等能力,可显著提高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对番茄幼苗株高、茎围、根长、根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等农艺性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可作为高效微生物资源在微生物菌剂的开发利用等方面展现广泛应用前景。
2014, 41(11):2264-2274.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40124CSTR: 32113.14.j.MC.140124
摘要:【目的】从煤化工废水中分离、筛选苯酚高效降解微生物,初步考察微生物与DTRO技术联用,构建含酚废水生物强化处理工艺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苯酚浓度梯度培养基对苯酚降解微生物进行分离和筛选;根据菌体形态电子显微镜观察、菌株生理生化特性考察和 16S rRNA基因系统发育树构建,对菌株进行初步生物学鉴定;将筛选出的高效苯酚降解菌制备成相应的菌剂与碟管式反渗透(DTRO)技术组合形成“生物强化-DTRO”工艺,并试用于含酚废水的处理。【结果】共获得7株纯化细菌,其中Phe-03和Phe-05为高效苯酚降解菌;该2株菌均可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生长。经鉴定Phe-03为壤霉菌属(Agromyces)菌株;Phe-05为棒杆菌属(Corynebacterium)菌株。到目前为止,壤霉菌属(Agromyces)菌株降解苯酚尚未见报道。在初始苯酚浓度达到1 300 mg/L条件下,Phe-03和Phe-05菌株44 h内对苯酚降解率均达到70%以上;76 h后苯酚降解率均超过90%。组合形成的“生物强化-DTRO”工艺不仅可以有效去除废水中的酚类化合物,而且还能减少反渗透膜污染,以及增加膜的通透性。【结论】研究表明微生物技术可与DTRO技术联用,构建含酚废水生物强化处理工艺,可为含酚废水处理技术研究提供一种选择思路。
2025, 52(6):2755-2768.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40785CSTR: 32113.14.j.MC.240785
摘要:【背景】β-葡萄糖苷酶可以将多种糖苷底物水解成具有工业意义的苷元,在食品、医药和工业等方面均有应用。在医药领域中,它通过转化天然产物中的糖苷化合物,可用于生产稀有人参皂苷CK和20(S)-Rh1。森林腐木中蕴含着丰富的木质纤维素,这些物质是β-葡萄糖苷酶降解的底物,然而,关于本研究区域产β-葡萄糖苷酶细菌的发掘并无相关报道。【目的】通过纯培养筛选结合宏基因组分析手段,发掘β-葡萄糖苷酶微生物(基因)资源,并解析不同地区森林腐木的微生物多样性差异。【方法】通过纯培养方法分离细菌,利用七叶苷培养基和转化人参皂苷Rb1和Rg1的方法筛选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利用宏基因组测序补充纯培养分离筛选工作并探究腐木样品中微生物群落的结构和功能。【结果】从云南省5个不同地区,即师宗县菌子山、昆明团结乡原始森林、武定县万松山、屏边县大围山和金平县分水岭的森林腐木样品中共分离获得267株细菌,通过七叶苷培养基筛选到154株产β-葡萄糖苷酶细菌,隶属于4门8纲13目19科37属。产酶菌株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为优势菌门,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为优势菌属,昆明团结乡原始森林地区产β-葡萄糖苷酶细菌多样性最丰富。武定县万松山样品筛选到的菌株YIM B11765 β-葡萄糖苷酶活最高,为0.34 U/mL,该菌株和菌株YIM B11728均可以将人参皂苷Rb1和Rg1分别转化为稀有人参皂苷CK和20(S)-Rh1。腐木样品宏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细菌域占主导地位,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mycetota)所占丰度最大,链霉菌属(Streptomyces)为优势菌属,5个地区样品均是糖苷水解酶类注释到CAZy数据库的数量最多,并从中筛选到4个具有转化人参皂苷Rb1和Rg1潜力的β-葡萄糖苷酶。昆明团结乡原始森林样品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最丰富;师宗县菌子山地区样品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类多样性最丰富。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这2个微生物类群对主要的直系同源簇(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COG)功能、KEGG代谢途径以及碳水化合物活性酶的功能贡献度最大。【结论】通过纯培养分离及筛选获得一批产β-葡萄糖苷酶细菌,其中2株细菌可分别转化人参皂苷Rb1和Rg1为稀有人参皂苷CK和20(S)-Rh1。利用宏基因组信息挖掘与AlphaFold 3预测的蛋白质三级结构,通过虚拟筛选得到4个具有转化人参皂苷Rb1和Rg1潜力的β-葡萄糖苷酶,为纯培养分离筛选作了重要补充。同时,师宗县菌子山地区具有较大的功能微生物资源发掘潜力,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4, 51(6):2193-2214.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726CSTR: 32113.14.j.MC.230726
摘要:【背景】常见作物连续种植后会导致根系分泌酚酸类自毒物质,该类物质是引起土传病害和连作障碍频发的主要因素。【目的】探讨利用有益微生物降解作物根系分泌物苯甲酸,缓解作物土传病害发生,并储备有益菌种资源。【方法】通过以苯甲酸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筛选无量山菌株资源,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酚酸降解菌株对苯甲酸的降解率;利用平板对峙试验,并基于缓解苯甲酸抑制番茄种子萌发试验及番茄幼苗促生长和对番茄枯萎病防效试验验证菌株的生物活性;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和16S rRNA基因序列对菌株进行分类学鉴定。【结果】从无量山筛选得到4株放线菌和3株细菌具有酚酸降解能力,酚酸降解菌株在摇瓶培养72 h时对苯甲酸降解率分别为100%、99.83%、99.89%、99.87%、64.91%、56.92%和49.33%;其中2株放线菌YNK-FS0018、YNK-FS0019和一株细菌YNK-FB0022能较好地利用苯甲酸。番茄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NK-FS0018、YNK-FS0019和YNK-FB0022均可以缓解苯甲酸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促进种子萌发,萌发率分别为73%、73%和97%,并促进种子根生长,平均根长为13.31、13.04和14.56 cm;平板对峙试验结果表明菌株YNK-FS0018、YNK-FS0019和YNK-FB0022均对病原菌有广谱抗性;抗生素基因检测结果为菌株YNK-FS0018、YNK-FS0019具有PKSII、NRPS基因,菌株YNK-FB0022具有fenD、bioA、yndJ、ysnE、ituC、sboA和srfAB基因;盆栽试验结果显示菌株YNK-FS0018对番茄株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重、根长和茎粗有促生作用,各项分别增加53.40%、67.50%、57.50%、73.50%、77.28%和9.40%;菌株YNK-FS0019处理的株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重、根长和茎粗分别增加23%、40.90%、14.00%、57.00%、26.30%和16.80%;菌株YNK-FB0022处理的株高、地上鲜重、地上干重、根重、根长和茎粗分别增加24.50%、44.70%、26.40%、75.10%、98.00%和9.00%;3株菌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分别为87.10%、74.18%和80.65%;结合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YNK-FS0018为稻瘟霉素链霉菌(Streptomyces blastmyceticus,Genbank登录号为OR523286),YNK-FS0019为白黄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flavus,Genbank登录号为OR523289),YNK-FB0022为耐盐芽孢杆菌(Bacillus halotolerans,Genbank登录号为OR523290);此外,菌株均有解有机磷、溶锌、分泌铁载体、水解淀粉酶和水解蛋白酶的能力。【结论】三株酚酸降解菌具有解有机磷、溶锌、分泌铁载体、水解淀粉酶和水解蛋白酶的能力,对番茄幼苗株高、茎粗、根长、根重、地上部分鲜重和干重等农艺性状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对番茄枯萎病防效较好,可为土传病害的生物防治上提供微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