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47(9):2887-2896.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279CSTR: 32113.14.j.MC.200279
摘要:【背景】为避免环境污染,酸性矿山废水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处理后的废水理化性质会发生显著变化,将影响整个微生物群落的结构。【目的】分析处理前后的细菌和真菌群落变化及其与理化参数的关系,为矿山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指标,并为矿山污染场地的修复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集福建紫金山铜矿的酸性矿山废水并测定其理化性质。采用基于原核微生物16S rRNA基因V4区和真菌18S rRNA基因ITS的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水样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经中和处理后的回水与矿坑水和生物浸出液相比,pH升高,重金属离子含量显著降低。原核微生物的多样性高于真菌,回水的物种多样性高于矿坑水和浸出液。回水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最高,矿坑水和浸出液中分别以广古菌门和硝化螺菌门的丰度最高。回水中噬氢菌属为优势类群,矿坑水和浸出液中的优势菌是钩端螺旋菌属,铁质菌属等古菌也有一定的比例。pH、Al、Mn、Zn与回水中相对丰度较高的菌属显著相关,而矿坑水和浸出液中的高丰度类群与环境因子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研究表明酸性废水的中和沉淀处理对微生物群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微生物群落变化可以作为矿山酸性废水污染处理效果的一个参考指标。
2024, 51(12):4869-4883.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40544CSTR: 32113.14.j.MC.240544
摘要:酸性矿山废水中存在的微生物具有独特的特性,这些特性使其能够在极端酸性的环境中生存。本文回顾了酸性矿山废水中主要的微生物类群及其在生物冶金中的应用,概述了生物冶金的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分析了生物冶金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目前生物冶金技术已经在工业应用中有广泛的实例,但如何培育出效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冶金微生物类群,依然是当前相关领域工作的重点和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