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 26(2).
摘要:测定了分子修饰SOD的酶活力及其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与未修饰的SOD进行了比较,对在不同温度下测定的结果进行数据处理,经推算得出分子修饰SOD在25℃条件下,保存95%的酶活力达3.5年,保存90%的酶活力达7.2年,未修饰SOD在25℃条件下,保存95%的酶活力为103d,保存90%的酶活力为213d。
1994, 21(4).
摘要:研究了酵母SOD高产工程菌培养条件,培养基组分、糖浓度、pH、通气量、培养时间、微量元素等对该菌的生物量和SOD含量均有影响。其中通气量和微量元素的影响最显著。在优化条件下,细胞生物量为5.15g/100ml培养基;SOD产量为2070U/g菌体。
1992, 19(1).
摘要:嗜热栖热菌(Thermus thermophilus)ATCC 27634是一种适于75—80℃高温中生长的微生物。该菌超氧物歧化酶为一胞内酶,分子量为80000,由181个氨基酸组成。本试验对其发酵、破菌、Rnasel酶解、硫酸铵盐析、滤除小分子物质、上DE-32Ⅰ、DE-32Ⅱ柱分离等条件进行了一系列研究,提取到了热稳定性较商的Mn2+-SOD,比活力为3000u/mg,回收率达78.0%。
2005, 32(4).
摘要:利用H is-tag与金属离子的特异结合作用,通过金属(N I)亲和层析对EC-SOD包涵体进行柱上复性。考察蛋白上样量、尿素脱除速率和复性温度对复性效率的影响。利用N I-sepharose和Heparin-sepharose亲和柱对重折叠后的蛋白进行纯化,并研究复性蛋白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利用N I-sepharose亲和柱可以对EC-SOD进行复性,上样量越大,尿素脱除速率越快,复性效率越低;温度升高,复性效率增加。N I-sepharose对复性后蛋白具有纯化作用,经Heparin-sepharo
2001, 28(5).
摘要:以土培玉米幼苗为材料 ,通过测定玉米大斑病菌HT 毒素处理后玉米叶片细胞膜透性和细胞内丙二醛 (MDA)含量变化及其与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之间的关系来研究玉米细胞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结果表明 ,HT 毒素胁迫后 ,亲和组合MDA含量上升 ,POD活性受到刺激 ,SOD活性受抑制较强 ;非亲和组合POD活性受到抑制 ,SOD活性受抑制较弱。HT 毒素对玉米叶片细胞膜有强烈的破坏作用 ,而且这种作用与毒素的浓度和毒素处理的时间呈正相关。试验结果初步推测在抗、感玉米的细胞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