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微学术

微生物学通报

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5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棉花枯萎、黄萎病拮抗芽孢杆菌的抗菌蛋白特性

      2005, 32(4).

      关键词:芽孢杆菌 抗菌蛋白 棉花枯萎病 棉花黄萎病
      摘要 (1843)HTML (8)PDF 0.00 Byte (2857)收藏

      摘要:从土贝母和腊肠等中药和发酵食品中筛选出对棉花枯萎、黄萎病菌有广谱拮抗作用的芽孢杆菌29株,其中有12株菌产抗菌蛋白。有5株抑菌活性较强:H110、H184、H216、B316和B382。经初步鉴定,H110和H184为枯草芽孢杆菌,H216、B316和B382为地衣芽孢杆菌。5株菌的蛋白粗提液对热稳定,对蛋白酶K、胰蛋白酶均不敏感,但H184、H216的蛋白粗提液对胃蛋白酶部分敏感。

    • 新疆棉花黄萎病棉株与健康棉株内生古菌定量及其时空变化规律

      2020, 47(12):4072-4082.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91079CSTR: 32113.14.j.MC.191079

      关键词:内生古菌,新疆棉花黄萎病,定量,不同生育期变化规律,空间变化规律
      摘要 (648)HTML (1434)PDF 838.15 K (1095)收藏

      摘要:【背景】现今棉花黄萎病严重阻碍棉花的稳定高产,妨碍棉花产业的发展。在生物防治中内生菌潜力巨大,但关于内生古菌含量在棉花黄萎病棉株的变化规律鲜有报道。【目的】研究不同生育期以及不同植棉地区黄萎病棉株和健康棉株内生古菌的分类学信息和数量变化规律。【方法】采用Miseq高通量测序和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新疆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典型生态区的内生古菌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内生古菌在新疆各采样地和不同生育期的棉花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的群落组成相似。在不同生育期,新疆黄萎病、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平缓的趋势,蕾期达到最高值。在不同地区,新疆黄萎病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北疆地区最高,其次是东疆地区,最后是南疆地区。健康棉株则是南疆地区最高,东疆次之,北疆最低。【结论】新疆黄萎病棉株、健康棉株内生古菌数量在不同的生育期以及不同空间存在较大差异,整体变化趋势显著,可为后续研究提供相关理论支撑。

    • 棉花黄萎病拮抗菌KF-43-1的鉴定与3种处理田间防治效果对比

      2024, 51(7):2463-2474.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30780CSTR: 32113.14.j.MC.230780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拮抗菌生理生化特征
      摘要 (247)HTML (785)PDF 852.04 K (663)收藏

      摘要:【背景】棉花黄萎病具有棉花“癌症”之称,对棉花的产量和纤维质量造成较重危害,生物防治以绿色安全等优点成为防治棉花黄萎病应用领域的重点研究内容,因此开发新的生物菌剂防治棉花黄萎病对棉花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对具有拮抗棉花黄萎病菌作用的放线菌KF-43-1进行初步鉴定及生理生化测定,明确最佳使用方式,为开发新的防治棉花黄萎病生物菌剂提供支持。【方法】对菌株KF-43-1进行分子鉴定,观察其形态特征及生长特性,测定菌株KF-43-1对病原真菌的抑菌效果,明确菌株KF-43-1的生理生化特性,验证放线菌KF-43-1不同使用方式对棉花黄萎病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培养特征和显微特征及分子鉴定结果将菌株KF-43-1鉴定为白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albogriseolus);菌株KF-43-1对病原菌V991抑制效果达到82.05%,防效高于放线菌5406,对尖孢镰刀菌萎蔫专化型ST89抑制效果达到25.81%,低于放线菌5406的防效;菌株KF-43-1无荧光反应,能够使明胶液化、淀粉水解、甲基红试验阳性、可以产生黑色素,不具备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菌株KF-43-1在pH 7.0-8.0时生长情况良好,在盐浓度为2%的高氏一号培养基上生长受到抑制并表现出一定的耐盐性,使用拮抗菌KF-43-1菌液制作种衣剂对棉花黄萎病的防效高于离心液包衣和离心液叶面喷施,说明拮抗菌KF-43-1在土壤中定殖后对棉花黄萎病暴发具有更好的抑制效果。【结论】棉花黄萎病拮抗放线菌KF-43-1作为一种新型生防菌,可为开发防治棉花黄萎病的生物菌剂提供生防菌资源,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价值。

    • 棉花黄萎病拮抗促生菌筛选鉴定及其活性评价

      2025, 52(9):4094-4107.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41186CSTR: 32113.14.j.MC.241186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贝莱斯芽孢杆菌分离鉴定抑菌促生
      摘要 (45)HTML (108)PDF 86.57 K (57)收藏

      摘要:背景 棉花黄萎病是一种对棉花产业影响极大的病害,对棉花的品质及棉农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目的 分离筛选出具有高效抗病促生性能的菌株,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提供菌种资源。方法 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棉花黄萎病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结合形态学分析、生理生化检测及分子生物学鉴定菌株分类地位。对菌株进行产酶、固氮和溶磷促生能力的测定,优化培养条件,并通过棉花盆栽试验明确菌株在抑菌促生中的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分离筛选出1株对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有高效抑制作用的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 F41-14,抑菌率达76.32%,吲哚乙酸(indole-3-acetic acid, IAA)产量为4.15 mg/L。菌株F41-14具有产纤维素酶、蛋白酶、淀粉酶和溶磷能力,最佳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72 h、接种量3%、温度30 ℃、初始pH 7.0。盆栽试验表明,拮抗菌能定殖在棉花根系部位,并且能促进棉花植株的生长,降低病情指数,防病效果达78.62%。结论 贝莱斯芽孢杆菌F41-14具有良好的抑菌促生潜力,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生防菌株应用于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中,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 新疆棉花黄萎病菌拮抗细菌的分离、筛选与鉴定

      2018, 45(11):2418-2428.DOI: 10.13344/j.microbiol.china.180003CSTR: 32113.14.j.MC.180003

      关键词:棉花黄萎病,鉴定,贝莱斯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斯皮兹仁亚种,萎缩芽孢杆菌,香草芽孢杆菌
      摘要 (1467)HTML (3022)PDF 3.43 M (2271)收藏

      摘要:【背景】棉花黄萎病是由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引起的一种世界性病害,近年来对该病害的生物防治因具有环境友好和人畜安全的特性而倍受关注。【目的】筛选棉花黄萎病高效拮抗细菌并对其进行鉴定,为棉花黄萎病的生物防治扩充菌种资源。【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细菌,并进行拮抗细菌的初筛和复筛,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对筛选到的细菌进行鉴定,确定其分类地位。【结果】初筛分离到535株对病原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细菌,并选取了108株拮抗细菌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到了4株优势拮抗细菌。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和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将菌株BHZ-29、SHT-15、SHZ-24和SMT-24分别鉴定为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枯草芽孢杆菌斯皮兹仁亚种(Bacillus subtilis subsp. spizizenii)、萎缩芽孢杆菌(Bacillus atrophaeus)和香草芽孢杆菌(Bacillus vanillea)。【结论】获得了4株高效拮抗细菌,并且首次报道了香草芽孢杆菌对棉花黄萎病菌具有抑制作用。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5条记录 跳转到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