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 29(4).
摘要:利用rep-PCR、AFLP和RAPD等多种基因组指纹分析方法,指纹图谱结合计算机辅助分析,用于研究植物病原细菌群体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图谱有助于理解病原细菌的分类、群体结构,还有利于设计特异、灵敏、快速检测策略用于植物病原检测和病害诊断。已有许多以PCR为基础的检测技术如rDNA-PCR、ITS-PCR、ARDRA等,有很多特异性引物及检测程序,已在植物病原检测和病害诊断中广泛应用。PCR技术的应用和计算机的辅助分析,为植物病原细菌群体动态和生态学知识提供了基本框架,使植物病理学进入一个新时代。
2014, 41(2):274-280.
摘要:【目的】为了明确对水稻白叶枯病具有优质防效的生防细菌——抗生素溶杆菌13-1菌株抗菌物质及对白叶枯病的防治效果。【方法】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13C核磁共振谱、氢核磁共振谱、电喷雾质谱等分析方法。【结果】13-1产生4种抑菌活性组分:6-甲氧基-10-氧基-1-吩嗪醇、吩嗪、吩嗪-1-羧酸及1-羟基-6-甲氧基吩嗪。4种吩嗪类物质对水稻白叶枯病原细菌均具有抑菌活性。田间小区试验表明,菌株13-1发酵液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效在60%以上。【结论】研究明确了菌株13-1产生的抗菌物质为吩嗪类物质,这是国内关于吩嗪类物质控制水稻白叶枯病的首次报道。
2009, 36(7):0974-0980.
摘要:13-1 是从魔芋根际土壤中筛选得到的一株革兰氏阴性生防细菌, 抑菌试验结果表明它对7种植物病原细菌和8种病原真菌具有拮抗作用。形态和常规生理生化特征鉴定, 发现该菌株与溶杆菌属Lysobacter 特征很相近。Biolog 鉴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表明, 菌株13-1与已报道的抗生素溶杆菌Lysobacter antibioticus DSM 2044(=ATCC29479)同源性高达99%。二者在所建系统发育树中处于同一分枝, 将13-1菌株鉴定为抗生素溶杆菌(L. antibioti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