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MHBst/HBx蛋白对Galβ1,3GalNAc α2,3-唾液酸转移酶的反式激活作用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PCR方法扩增乙肝病毒MHBst、HBx基因片段,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HBst和pcDNA3.1-HBx。PCR方法从肝细胞基因组中扩增出Galβ1,3GalNAc α2,3-唾液酸转移酶(ST3GalI)的启动子Psial,用Psial取代pEGFP-N1的启动子pCMV构建pEGFP-N1-Psial。利用磷酸钙DNA共沉淀的方法,将pcDNA3.1-MHBst、pcDNA3.1-HBx分别与pEGFP-N1-Psial瞬时共转染至正常肝细胞QGY-7701。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平均荧光密度值发现,MHBst、HBx分别将ST3GalI启动子的活性上调了35.2%和43.8%。研究了乙肝病毒MHBst、HBx对ST3GalI的转录调控作用,对于揭示乙肝病毒感染与唾液酸转移酶之间的关系做了非常有益的探索。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

丁卉平 王俊琦 金城. 乙肝病毒MHBst/HBx蛋白对Galβ1,3GalNAc α2,3-唾液酸转移酶的反式激活作用[J]. 生物工程学报, 2002, 18(5):

复制
相关视频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6355918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