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生产十六烷二羧酸的研究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 |
  • 相似文献
  • |
  • 引证文献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以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T25-14为出发菌株,经紫外线多次诱变,获得生产十六烷二羧酸(DC16)能力比原株提高25%以上的4株突变株。其中UH-3-9突变株经多次复筛,产DC16能力都比T25-14,菌株提高50%以上。经摇瓶条件试验,不加其他生长碳源。只加15%(v/v)正十六烷(nCl6),发酵96h,DC16为48.2g/L,转化率41%,产品纯度95.9%。

    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陈远童 郝秀珍. 发酵生产十六烷二羧酸的研究[J]. 生物工程学报, 1988, 4(2):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
  • 下载次数:
  • HTML阅读次数:
  • 引用次数:
历史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6026929位访问者
生物工程学报 ® 2025 版权所有

通信地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邮编:100101

电话:010-64807509   E-mail:cjb@im.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